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文件
西委〔2022〕64号
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
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密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参与重庆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扎实推进西南大学“十四五”规划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局面,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顶层设计谋划
1.强化党管人才主体责任。进一步巩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人事、科研、财务、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积极作为、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营造能让人才潜心创新研究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压实校院两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和二级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和协调各方作用,有力推动各项人才工作任务落细落实;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政治把关联动机制,规范安全引才工作流程,构筑海外引才“防火墙”。
2.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落实落好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做实做好国情研修活动,强化对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吸纳,进一步加大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有计划推荐高层次人才到统战系统任职,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学校荣誉体系,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强化对人才的正向引领。
3.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学校发展规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以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平台建设互为支撑,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按照一流学科引领、基础学科提升、交叉学科突破的分类发展思路,围绕重点发展和优势特色学科,突出引才育才重点领域;加强学科交叉和团队共建,促进人才队伍从个体松散型向团队聚合型转变。
4.压实教学科研单位工作责任。各教学科研单位结合学科发展需求和人才队伍实际,完善本单位人才引育激励和约束措施,用好现有人才,留住本土人才,着力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将教学科研单位人才引育成效纳入学校党建与事业融合考核重要指标,作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和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将高水平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育成效作为教学科研单位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建立人才工作成效问责机制。
二、抢抓战略机遇,着力引育优秀人才
5.优化人才引进体系。优化“聚贤工程”,着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引进,鼓励引进人才加入已有团队,优化支持政策,改进科研资助配套措施;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运用大数据辅助人才选用,借助第三方科技信息机构,精准识别和联络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开辟海外引才新渠道,建立人才工作海外联络站,积极从海外引进人才;强化“以才引才”“以会引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发现、沟通、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作用,通过国际学术会议、招才引智专项沙龙、学术合作交流、共建实验室等多元化渠道引才用才;优化人才引进流程,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落实引才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引才工作效率。
6.健全人才培育体系。优化“英才工程”,健全人才分类分层、校院协同培育支持体系;构建“六维一体”教师素质能力培育机制,统筹协同、分类实施,聚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支持带领团队对接国内外顶级学科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和培育创新团队,给予博士后招收全额经费倾斜;调整和优化高层次人才支持方式,按照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分类,同层次的人才给予相同的支持政策,统筹考虑引进和培育人才,倾斜支持青年人才科研发展;通过含弘岗位培育,给予优势薪酬,通过长周期考核,为人才培育标志性成果和潜心高质量育人提供“软环境”。
7.完善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优化岗位聘用体系,以岗引人,以岗育人,按岗考核;构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聘用体系,符合含弘领军岗、含弘英才岗上岗条件的,直接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为博士生导师;符合含弘研究员、教授岗等上岗条件的,可申请破格预聘到高级岗位,预聘期内通过相应职务评审者转入常规岗位管理;引进人才预聘期内达到条件,并聘任至含弘人才岗位人员,安家费和科研资助金就高补差;优化柔性引才方式,坚持以用为本,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聘用高层次人才担任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发挥在队伍建设中的帮带辐射作用;建立健全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战略咨询和选用机制,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三、围绕重点领域,实施四大支持计划
8.实施人才特区建设计划。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探索人事聘任、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逐步形成更加高效、灵活的学科建设模式,创设有利于学科内涵式发展的环境,汇聚一批能支撑一流学科的师资队伍;探索实行“一院一策”“一团一策”,赋予选聘用人、团队建设、评价考核、绩效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汇集创新要素和优质资源;支持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等开展交叉研究,建立交叉学科,推进校内人才共享、成果共认机制。
9.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科技领军人才为引领,通过“揭榜挂帅”目标责任制方式,建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匹配资源要素,以“大团队”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养“大人才”,获取“大成果”,形成特色鲜明的团队组织模式;遴选并支持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国家级和重庆市级各类教学成果、优质课程、育人等团队,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互促;建立注重团队建设的资源配置、任务目标、教学科研、绩效考评机制,试行团队自主聘用、人才培养自主决策,绩效自主分配机制;推动科研平台优化重组,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在人才汇聚、团队协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0.实施战略科学家孵化计划。聚焦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科技任务,聚焦学校学科特色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等大力引培一批战略科学家,结合“院士带培”制度,定期遴选确定带培对象,量身定制“一人一方案”,根据“按需支持、充分保障、稳定持续”原则,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跟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职务一级岗位聘任工作,发挥好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作用,打造“人文名师工作室”,建立退休人文名师延长聘用方案,支持带团队,持续发挥学术影响力;突出教书育人成效,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将人才成效转化为育人成效,培养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11.实施青年人才创新发展计划。强化“含弘研究员”“含弘优青”系列青年人才品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明确培养目标与培养路径,邀请校内外杰出领军人才指导青年人才发展,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强高层次后备人才培育,制定“一人一策”培育方案,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基础好、培养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高层次青年后备人才,为国家级人才项目提供人才储备;完善博士后培育与激励政策,着力博士后招收扩规模、提质量、强效能,充分发挥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储备培育作用,择优选留优秀博士后进入教师队伍;关心青年人才发展,定期与青年人才沟通发展诉求,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在科研活动中的实际困难。
四、健全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2.健全立德树人育人评价机制。健全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常态化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推进年度常态考核与专项工作考察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健全教育教学实绩与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聚焦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加强教学质量过程评价与发展性指导,强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和培养能力。
13.健全质量导向科研评价机制。健全“分类、多元、高质”科研实绩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领域业绩多元评价标准,尊重学科特性,注重高质量业绩运用,最大程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破除“五唯”倾向,推进代表性成果同行评价机制,完善校内对学术质量、校外第三方对学术贡献与影响综合评价机制。
14.健全人才岗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含弘人才岗位”聘用管理,强化标志性任务导向,对接重大发展需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分类考核,杰出领军人才重在考核学术影响力和高水平团队培育,青年拔尖创新人才重在考核重大重点教学科研项目成果;健全人才岗位准入退出机制,强化岗位任务与工作质量要求相结合,突出聘期考核及结果运用,实现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五、完善保障体系,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15.加强人才经费保障。优化人才经费预算,合理确定人才经费在学校总预算中的保障比例,设立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专项经费,加大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引育投入,大型设备共享平台使用向青年人才倾斜,根据人才项目实施情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探索吸纳社会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
16.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学校发展经费、教师选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指标、科研发展和周转用房等与教学科研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挂钩;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指标、科研用房等资源优先向高层次人才、卡脖子技术人才、高水平团队倾斜;大型设备优先满足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需要,统筹小型设备购置,主要支持团队建设;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申报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建虚拟教研室、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加大向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各类学术组织的人才推荐力度等。
17.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动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提高公共平台管理服务水平;快速解决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家费、科研经费、岗位薪酬各类待遇,提升人才服务效率;持续提升职能部门服务水平,营造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良好工作氛围,深化一站式服务内涵,在重要窗口服务部门实行高层次人才“一对一”专项对接服务。
18.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定期举办人才学术论坛、学术沙龙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支持人才走出去、请进来,营造争先奋进的学术氛围;做好教职工成长关爱工作,做好人才医疗保健工作;统筹一批周转住房,为青年教师提供过渡性租住空间;提高附中、附小、幼儿园办学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发挥基础教育资源对人才的吸引与稳定作用,解决好人才子女入学问题;为人才协调提供税费减免、配偶工作等服务保障。
附件:责任清单
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
2022年7月12日
抄送:党委常委。
西南大学党政办公室2022年7月12日印发